煙臺作業區:自主維護管道“體溫計”“呵護”管道“健康”
“這東西就像管道的體溫計,通過測試它咱才能了解管道的健康狀況哩,重要著呢。”“你別說,你這個比喻還真形象。”是山東中油(中油山東)公司泰青威管道煙臺作業區管道保護工張和風和衣俊儒在測試樁維護現場打趣的一幕。所謂的管道“體溫計”指的便是管道陰保測試樁。
12月10日至17日,煙臺作業區根據日常陰保測試過程中發現、記錄的測試樁掉漆、歪斜、樁門損壞等問題,對所轄的140支測試樁開展年度維護工作。維護工作中難度較大、較棘手的便屬重新制作、安裝松動或缺失的測試樁門。早前作業區嘗試過租賃移動式
發電機,重新焊接松動測試樁門。但作業區測試樁多分布在山區,車輛難以將發電機運抵測試樁跟前;且焊接點在煙威地區濕咸的空氣中極易再次腐蝕脫落。該方法既不經濟、便捷,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測試樁門維修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12月上旬,作業區主任王廣宇將作業區管道管理人員召集到會議室,眾人集思廣益,決心解決這個難題。王廣宇提出用不銹鋼合頁代替原軸焊接連接,用鋰電池手電鉆、角磨機、拉鉚槍等來擺脫移動發電機的“束縛”。張和風、衣俊儒根據日常維修工作經驗,認為該方法可行,商定好維修方案,說干就干。備齊工具、材料后,從維修間制作到現場安裝均比預想的要順利。現場安裝一個測試樁門,歷經角磨機磨光、手電鉆打孔、鉚釘固定等工序,平均耗時僅15分鐘。目前作業區已完成27個松動、破損(缺失)測試樁門的維修、重裝工作。
一直以來,煙臺作業區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員工自主運維的能力的提高。此次測試樁門年度維護工作便是對作業區管道管理人員一次很好的鍛煉,有效提升了眾人的協作能力、思考解決問題能力。除此之外,對管道“體溫計”的維護,更是對管道“健康”的負責。煙臺作業區將不懈提高自主運維的能力與水平,“呵護”管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