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柴油進人油底殼后會造成機油稀釋、閃點降低和粘度下降,致使發動機各運動副的潤滑油膜不能有效形成,從而導致發動機的磨損加劇和使用壽命縮短。那么發動機油底殼進柴油故障原因你知道嗎?下面柴油發電機組客服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機油中是否含有柴油的檢查確定
少量的柴油進人發動機油底殼是不易被發現當司機發現機油平面漲高時,進人的柴油已經使機油平面上漲超出正常的平面高度,或機油尺的"H'’刻度線以上。柴油進人較多時,還有從加機油口冒出機油的情況發生。此時機油已嚴重劣化。發動機的機油平面漲高通常是由于機油中進人冷卻液、柴油和液力機械傳動油。在現場一般通過以下方法鑒定機油中是否進人柴油。
(1)嗅味法。通過與新油相比氣味確定油中是否含有柴油。若機油中混人液力機械傳動油則氣味呈酸性;若混人柴油則油的氣味含有較弱的柴油味。
(2)濾紙法。滴油一滴于濾紙,查看油跡是否擴散。若油跡迅速擴大則說明機油中含有柴油。
(3)觸摸法。用手捻摸機油,感覺機油的粘度是否正常。
(4)觀察法。將拔出的油尺垂直向下,若含有較多柴油則油尺上的機油呈線狀迅速流下;若無柴油則油滴緩慢滴下且有拉絲現象出現。如果機油中混人的是冷卻液,則由于機油中含有清凈分散劑會有灰白色泡沫出現。
2.故障現象
通常情況下在油底殼進柴油故障發生的同時,發動機還會有如下一些故障癥狀會伴隨產生。
(1)發動機怠速運轉不平穩,轉速忽高忽低;
(2)發動機配氣機構響聲雜亂,冒煙呈灰白色;
(3)發動機冒黑煙,貴州發電機組運行作業時動力不足;
(4)排氣管墊處或排氣管與增壓器的連接密封
處有柴油滲漏現象或痕跡。
3.根據故障癥狀判斷故障原因
3.1發動機冒黑煙與重負荷時動力不足
由柴油機工作原理可知,其混合氣的形成及燃油物化質量和燃燒是否完全、純凈的空氣供給是否充足有直接的關系。為使其有效工作,每燃燒一定量的燃油需要幾百倍的空氣。所以當出現油底殼進柴油故障時,首先要檢查發動機空氣濾清器的清潔程度及其是否失效;進排氣系統的密封是否良好,有無排氣不暢和進排氣管路漏氣現象;渦輪增壓器壓氣機葉輪和中冷器芯子外部散熱片是否受到油污及灰塵的嚴重污染等。以確定發動機空氣供給是否充足、棍合氣形成是否良好、燃燒是否完全。因為在進排氣系統中,渦輪增壓器將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能量轉化為壓氣機對空氣的吸取和壓縮能量,從而使發動機充量密度增加并能燃燒更多的燃油輸出更大功率。而前述進排氣系統存在的維護保養問題將使發動機因進氣阻力增大、進氣壓力降低而出現混合氣形成質量差、燃燒不完全不徹底現象。
3.2 發動機怠速運轉時轉速忽高忽低
此時應在冷車情況下啟動發動機.,用手觸摸試探各缸的排氣歧管溫度是否一致。對排氣歧管溫度明顯較低的氣缸拆下搖臂室蓋,檢查氣門組件、氣門推桿和噴油器。如果不能斷定哪一缸存在問題,則要檢查所有氣缸的氣門組件、氣門推桿和噴油器。
3.3 發動機配氣機構響聲異常
配氣機構是按照發動機各缸工作過程的需要,定時的開啟和關閉進、排氣門,以便發動機的進氣換氣和壓縮、作功。當氣門間隙不正確、氣門和氣門座圈密封變差;進、排氣門推桿彎曲、折斷或掉出隨動臂球面墊塊等情況出現時,都會使發動機出現空氣供給不充足、氣缸壓縮壓力降低,燃油霧化變差和燃燒不完全,甚至不燃燒現象匯。
(1)氣門間隙過小易造成氣門關閉不嚴而漏氣,使氣缸壓縮壓力和壓縮終了溫度較低,柴油的霧化質量變差;氣門間隙過大則會縮短氣門升程和開啟時間,導致進氣不足、排氣不徹底,從而使柴油霧化變差,燃燒過程延長。未完全燃燒的可燃混和氣中的油霧便會形成油滴滲漏人油底殼。
(2)當某一氣門(進或排)因間隙調整過小、過大或推桿鎖緊螺母松動退出,而造成推桿出現彎曲、折斷情況,該氣門就處于常閉狀態。致使該缸無法正常進行換氣,噴人的燃油無法進行正常的霧化和燃燒,油束便直接沿著缸壁流人油底殼。
3.4 連接密封處有柴油滲漏現象或痕跡
此時應先對各缸噴油器進行檢查調整,查看其柱塞行程是否標準。當調整后故障仍不能排除時則需進一步拆卸各缸噴油器進行仔細檢查。噴油器針閥和針閥體磨損嚴重、配合間隙變大;針閥錐面和噴油嘴內錐面磨損超限;噴油器噴孔燒蝕或擴大等都會使燃油霧化不良、燃燒不完全并形成油滴,在沖刷缸壁的同時滲漏進油底殼。而噴油器嘴頭處粘附的積碳也會使燃燒和霧化質量變差。另外,噴油器進、回油道的0 型密封圈的損壞失效,會造成燃油在冷卻杯和搖臂室處滲漏人氣缸;噴油器柱塞行程調整不當、供油時間晚也會使未燃燒的柴油進人油底殼。
4.根據油底進柴油時段判斷故障原因
4.1 油底殼機油平面漲高的初步判斷
發動機油底殼機油平面的漲高,是在發動機運轉時間內,隨著運行時間長短而逐步升高的。如果關閉發動機停放一段時間,機油平面就不再上升,則說明噴油器、氣門或氣門推桿存在問題。或者是PT泵主軸密封元件損壞使柴油經齒輪室進人油底殼。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燃油的不清潔,造成主軸密封件密封失效,或在主軸密封表面有周向溝槽產生而滲漏。
4.2 對幾種閥的初步判斷
發動機油底殼機油平面的漲高,是在發動機熄火停放以后,隨著停放時間長短而逐步升高的,則說明燃油系統的電磁截流閥、進油單向閥或回油單向閥存在密封失效、關閉不嚴現象。此時應關閉燃油箱底部的截止閥并進一步觀察機油平面是否繼續漲高。若機油平面不再升高則可確定問題出在電磁截流閥、進油單向閥;若繼續升高則可確定回油單向閥關閉不嚴,且燃油箱的油平面高于燃油箱的回油管接口平面。當進油單向閥、電磁截流閥同時出現故障而關閉不嚴時,高位油箱的燃油經進油管路和噴油器內部油道進人氣缸;而回油單向閥若有關閉不嚴故障則油箱中的燃油會直接流經回油管路與噴油器,進人氣缸
(1) 進油單向閥。由于燃油箱的安裝高度高于單向閥和噴油器的安裝位置,單向閥中錐閥芯和閥座的過渡磨損,0 形圈的損壞,回位彈簧彈力減弱、柴油中混人的雜質卡住閥芯使其不能完全落座等,都會使油箱中的柴油在重力作用下流經燃油濾清器、PT 泵、截流閥、進油單向閥、噴油器的內部油道進人氣缸流人油底殼。
(2)電磁斷油閥。斷油閥用于接通和切斷燃油油路。通電時,閥片被電磁鐵吸開,斷油閥開啟,燃油從進油口經斷油閥供向噴油器;斷電時,閥片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關閉,停止供油。如果閥片密封失效或閥片被柴油中的雜質頂住而關閉不嚴,停機后燃油就會流過斷油閥,頂開進油單向閥,進人噴油器內部油道,滲漏進燃燒室與油底殼,使機油平面漲高。
(3) 回油單向閥。與進油單向閥同樣的原因,會使燃油箱中的柴油流經回油管、回油單向閥、缸蓋回油道、噴油器內部油道滲漏進人燃燒室,最后流進油底殼。
5.根據操作方法判斷故障原因
(1) 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長時間的怠速運轉會使燃燒室溫度過低,噴油器噴人的燃油則不能完全燃燒并形成積炭。不僅影響燃油的霧化,而且可能使氣門卡住。另外較低的冷卻液溫度導致一些未燃燒的柴油將沖刷氣缸壁上的潤滑油并稀釋曲軸箱中的機油,使機油潤滑功能變差。
(2)發動機關閉后,未能將點火開關鑰匙轉到"0FF0的位置,致使電磁截流閥在電流作用下長時間處于打開的位置上,繼而高位油箱將使柴油流人氣缸。
6.預防措施
少量的柴油進人發動機油底殼是不易被發現當司機發現機油平面漲高時,進人的柴油已經使機油平面上漲超出正常的平面高度,或機油尺的"H'’刻度線以上。柴油進人較多時,還有從加機油口冒出機油的情況發生。此時機油已嚴重劣化。發動機的機油平面漲高通常是由于機油中進人冷卻液、柴油和液力機械傳動油。在現場一般通過以下方法鑒定機油中是否進人柴油。
(1)嗅味法。通過與新油相比氣味確定油中是否含有柴油。若機油中混人液力機械傳動油則氣味呈酸性;若混人柴油則油的氣味含有較弱的柴油味。
(2)濾紙法。滴油一滴于濾紙,查看油跡是否擴散。若油跡迅速擴大則說明機油中含有柴油。
(3)觸摸法。用手捻摸機油,感覺機油的粘度是否正常。
(4)觀察法。將拔出的油尺垂直向下,若含有較多柴油則油尺上的機油呈線狀迅速流下;若無柴油則油滴緩慢滴下且有拉絲現象出現。如果機油中混人的是冷卻液,則由于機油中含有清凈分散劑會有灰白色泡沫出現。
(1)認真做好柴油在儲藏、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工作。柴油加人油箱前必須要靜置存放72 h以上,以保證燃油中雜質和水分的充分沉淀,從而減少密封件、針閥與閥體等零部件的磨損、卡滯、擦傷現象的發生
(2)保持油箱的密閉性和加油口的日常清潔,防止固體異物和灰塵進人油箱。按期更換燃油濾清器,檢查調整噴油器柱塞行程、氣門間隙,保證發動機霧化與燃燒正常進行;定期清洗燃油箱,及時更換掉內壁脫層的燃油管;在加注燃油和檢查存油量時,要注意做好油箱加油孔蓋周圍的灰塵、油污的清理,避免沙粒、粉塵等異物進人燃油系統。
(3)合理使用設備,避免發動機長時間怠速運轉(怠速運轉時間最長不超過20 min)或高速超負荷運轉,以減緩噴油器噴油嘴產生積碳,出現過熱現象和發動機燃燒不完全現象。推土機待命期間及時關閉燃油箱截止閥。
(4)嚴把燃油系統備件質量關和修理質量關。質量不合格的備件嚴禁使用。各種密封件嚴禁重復使用,維修時要一律更新。
以上就是柴油發電機組客服為大家講解的發動機油底殼進柴油故障的原因,希望本次的文章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柴油發電機的相關信息可以持續關注我們。
聯系人:許經理
手 機:18252604415
郵 箱:meaopower@163.com
公 司:江蘇柴油發電機組生產廠商
地 址:江蘇省泰州市揚子東路22號